亚洲各国间的货币合作是近年热议的经济话题之一,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家深刻认识到当前以美元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做出调整。加强区域间的货币合作不仅能够增强亚洲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对亚洲以外国家的吸引力。在实践中,亚洲货币储备基金和货币互换机制等已经付诸实施;“亚洲货币单位”作为一种概念性的指标,也由亚洲开发银行进行计算与公布。本书收集的各篇论文就是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后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储备货币的风险、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职能,以及经济与货币政策合作的经验、教训与未来方向等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实践可能性的政策建议。
樊纲: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院长。2006~201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委员会委员,2015年6月再次被国务院任命为该委员会委员至今。2005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次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英国《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黄益平: 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