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立足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背景,聚焦公众关心的教育扶贫热点与重大现实问题,从适应教育精准扶贫需要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我国1985年以来的教育扶贫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关键政策、重大行动、突出问题和典型经验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目的是通过有理有据、由面到点、深入浅出的描述与分析,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呈现我国教育扶贫开发伟大实践的整体图景和独特经验,尤其是面向不同区域、年龄、类型与发展阶段的贫困学生的教育扶贫行动的特点、规律、成效与发展趋势等,以发现我国教育扶贫研究与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思路、新经验与新起点,开阔我国扶贫研究者的视野,丰富我国扶贫事业的话语体系,提升我国教育扶贫研究的整体水平,夯实我国教育扶贫智库建设的学术基础,为国际教育扶贫事业贡献中国视角等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建议。
《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由总报告、政策进展、特别关注、专题研究和案例分析5个部分9篇文章以及附录组成。由于本书是拟按年度出版的中国教育扶贫系列报告中的第一本,总报告对我国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和历史进程做了深入分析和系统回顾,认为教育扶贫是促进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并从成就、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对我国教育扶贫进展中反复出现的重要议题,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成人培训与扫盲、职业教育升级转型和贫困地区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等,进行解读与剖析。分报告分为政策进展、特别关注、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部分。报告主要依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中心“建档立卡”数据库,特别关注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和贫困县的教育与发展情况;对职业教育扶贫与大学生资助政策及经费投入进行专题研究;精选国内外典型教育扶贫成功案例,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扶贫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16)》编委会
主编简介
摘要
Abstract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做中国教育扶贫的先行者(代前言)
总报告
政策进展
特别关注
专题研究
案例分析
附录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司树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同等学力)研修班毕业,原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中管干部),现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扶贫开发、国际扶贫交流和农村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曾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司长、党组成员等。主持和参与起草多项扶贫开发领域的政策性文件,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学术造诣。2009年5月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
王文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主任等。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学习科学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2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研究领域论文60余篇;撰写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著作、教材等10余部;荣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奖著作类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李兴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成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10余项,在教育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