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其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社会学也为中国的协调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社会学家们敏锐地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提出和回答现实中的重大社会问题,不断进行学术积累,使我国社会学成为一门注重调查研究、注重从实际出发的经世致用的学问,奠定了它在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李培林
鲁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担任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人口学会理事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和消费社会学。独立出版专著《黑龙江居民消费研究》,参与、合著、编著等各种书籍20余部。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项目30余项。撰写研究报告30余篇。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的整体透视与矫正》等多篇成果获得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摘要和省领导批示。
王爱丽: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社会学专业带头人,省文化名家,省高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重大委托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级学会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