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1~2012)》一书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与致力于非传统安全思考的青年研究者,就国际非传统安全态势、国内各个领域非传统安全问题现状以及中国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应对等问题,展开全面梳理与深刻分析。该书用“非传统安全”的视野来审视现实世界的图景,并为世界范围内乱象迭出之非传统安全问题与挑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观察与思考维度,以期让人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诸多非军事的、跨国的、非国家行为体参与的、具有普遍威胁的、需要多国行为体共同治理的挑战与问题有一个细致的认识与思考。 本书的总体结构分三大块:第一部分是两篇重要序言和总报告,揭示2011年非传统安全的总体图景与2012年的总体走向;第二部分是以国际领域为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阐述非传统安全的政府间国际合作,欧洲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与趋势,中南半岛非传统安全隐患与中国的应对之策,中韩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与展望;第三部分是以国内领域为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分析重要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中国陆地边疆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与趋势,中国核安全问题与趋势,人口城市化、碳排放与环境安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与趋势,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与趋势,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与趋势等。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认为:“读者见到的是世界上第一本定期发布的非传统安全报告,一本完全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新型安全皮书。这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部主任张蕴岭教授认为:“希望这本非传统安全研究年度报告能够起到提高认识,推动研究的作用,更希望这项工作能够一直做下去,不仅让国人了解,而且也能推向世界。”
《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1~2012)》编委会
主要作者
摘要
Abstract
序一
序二
总报告
国际非传统安全问题分报告
国内非传统安全问题分报告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徐黎丽: 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副院长、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中国边疆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办第六届民族学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社会兼职有:全国青联第十届中央委员、全国青联社会科学联谊会常务理事。入选教育部千百万人才、新世纪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余潇枫: 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出版著作有《哲学人格》、《非传统安全概论》、《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比较行政体制》、《国际关系伦理学》、《公共危机管理》、《浙江模式与地方政府创新》等。
米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方向为宏、微观人口数据挖掘与系统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