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是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以北京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运行、行业发展、区域创新等为基本内容,回顾了一年多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布专家视点,展望未来趋势,从文化旅游、非遗保护、服务贸易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态势,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产业发展规律。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综合分析篇、行业发展篇、区域创新篇、专题研究篇、文创峰会篇。 “综合分析篇”即第一章总报告,分析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整体表现、结构调整,研究了文化创意八大行业所呈现的新特点,并分区域研究产业发展态势,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篇”主要分析文化旅游、艺术市场、影视、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从产业的产值、就业、收入等一系列指标的数据变化中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特点与问题,反映规律与趋势。 “区域创新篇”对北京市各区县整体状况进行了扫描,重点分析了海淀、顺义、密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专题研究篇”重点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包括郊区旅游品牌打造与传播、文化创意产业服务贸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现状与趋势等。 “文创峰会篇”主要收录了“2012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峰会”期间,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战略、融合发展、问题机遇、发展趋势等的观点和看法,展示学界和管理部门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思考判断。
《创意城市蓝皮书》总序
Preface to the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2》编委会
主编简介
摘要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创意城市蓝皮书》总序
Preface to the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2》编委会
主编简介
摘要
Abstract
综合分析篇
行业发展篇
区域创新篇
专题研究篇
文创峰会篇
附录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沈晓平: 女,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此后一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创意产业。先后主持课题多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完成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科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参与编写著作多部,发表论文10余篇。重点参与完成的课题有“中国创意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国内外创意产业政策分析比较研究”、“北京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可行性研究”、“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预测与战略研究”、“临沂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负责《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具体编辑工作。
王国华: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民俗学和文化产业理论。
张京成: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顾问团专家,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首批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政策,是国内最早研究创意产业的学者之一。2005年7月组建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创意产业蓝皮书,现已连续19年主持编写品牌出版物《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024年,现统一纳入“创意城市蓝皮书”系列)。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任务,以及科技部、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文资办、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委托课题近百项,其中3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自2011年起策划总编“创意城市蓝皮书”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24年,已出版8个城市的34本报告),主编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创意书系”(包括研究系列、案例系列、翻译系列),出版研究成果30余部,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上多次发表学术观点,作为业界专家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并多次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