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补足, 并将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系置于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人口转变、 技术进步的宏观环境中,对生育政策在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提出了新的研究发现与成果。 可以说, 本书既有理论创新, 也有方法创新。
杨菊华: 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博士毕业,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政策;研究领域涉及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群体的福祉,及公共政策和社会变迁对个体、家庭的影响。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讲授“人口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等课程。主持过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组织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出版中英文著作多部,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翟振武: 0
翟振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198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人口与发展、人口政策、人口经济学。
陈卫: 浙江桐庐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学博士(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6年),《人口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生育率、家庭、老龄化等领域的研究,及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方面的教学。出版和发表有《中国的人工流产》、《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人口学教程》、《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的人口转变》、《中国的家庭转变》、《中国的低生育率》等著作和论文。
陈蓉: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宋月萍: 浙江绍兴人,1978年生,人口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所,曾在日本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女经济学者联席会主席、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曾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性别问题咨询专家。长期从事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与健康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直保持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及社会融合相关问题的密切关注,对流动人口婚育行为、医疗健康、流动留守儿童教育健康等专题有深入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家部委委托项目等三十多项课题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健康、青少年发展和性别平等、卫生经济学、人口流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文近40篇,任《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Home Economics、Feminist Economics等杂志的匿名评审,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北京市哲社项目的负责人。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委托等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文40余篇,完成专著1部、合著两部。
陶涛: 哲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