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6)》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创立于2009年并持续建设的高端学术品牌,已经成为经济特区研究的重要标志性学术成果。
本书由总报告、专题研究、特区发展分述和特区发展动态考察4个部分21篇报告构成,内容包括:(1)2016年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报告、资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报告、创新发展报告、法治建设报告、社会保障发展报告、金融产业发展报告、文化产业发展报告;(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大传统经济特区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报告;(4)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图们江地区外商投资、深圳湾区、新疆新兴经济特区、拉丁美洲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报告。
本报告针对经济特区一年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环境、创新、改革等方面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是研究中国经济特区的重要资料来源和权威性成果。
袁易明: 经济学博士,教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科技工作者联合会会长,深圳市汉仑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省贵安新区高级顾问,贵州省委服务决策专家,苏州市吴江长三角一体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曾任世界银行地区研究顾问、深圳市绿色低碳基金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经济特区比较、产业组织与政策、产业经济学。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文版和英文版集刊(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创办人和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执行主编。长期致力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研究。主持世界银行、国家教育部、水利部、环保部、非洲开发银行研究课题25项,主笔完成世界银行课题报告3个,深圳市政府重大政策课题报告25个,主持完成政策研究报告66个。 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资源约束与产业结构演进》《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原因》《平等—效率的替代与选择》《产权、机制、效率》《台湾香港公营经济》《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市场经济的两大结构》《危机与重构:世界国有企业研究》等。 《台湾香港公营经济》(1998年)是国内研究该问题的第一部学术专著,2006年完成的《福利目标下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建立了中国所有制改革的社会边际福利方法,2002年完成的《平等—效率的替代与选择》建立了中国经济运行效率、所有制结构与平等间关系的分析框架和结构模型;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学术研究》《海外事情研究》(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 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演讲:2016年5月应邀在深圳低碳发展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演讲,2014年5月在卢旺达基加利非洲开发银行2014年经济特区高级学术会议上演讲,2012年1月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非发展与减贫”国际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2011年2月受邀参加在亚的斯亚贝巴非盟总部由非洲联盟委员会、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OECD主办的学术会议并演讲,在竞争性产业集群发展南南合作交流会中国片区会议上做学术演讲。
陶一桃: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