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展现广州科技发展的成就,跟踪广州科技发展的动态及热点问题,从2006年开始,《中国广州科技发展报告》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被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国皮书系列”,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出版一本。《中国广州科技发展报告(2008)》一书是以广州科技发展为主题的第三本蓝皮书。由40多位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共同撰稿。本报告分综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产业发展、热点问题等篇章。力求从多角度对2007年广州市科技发展的总体运行状况作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全省、全国状况对2008年广州市科技发展作出预测并提出建议。
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格局。广州要巩固中心城市地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发展,以新的视野、理念和思路谋划和推进城市发展,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报告认为,2007年,广州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进广州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发展,科学技术的总体实力和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科技发展呈现以下特征:①科技资金投入稳步增长,R&D经费快速增长;②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发明专利增速加快;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各具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⑤大中型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取得新进展,企业创新动力与能力进一步增强;⑥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⑦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加快;⑧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本报告指出,要加快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实施以下对策:①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②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础和激励机制;③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④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多元投资,建立新型投融资体系;⑤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保护技术创新成果;⑥大力弘扬自主创新文化,构建区域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环境。
蒋年云: 男,汉族,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经济学研究员,哲学副研究员。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成员。1982年5月在安徽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2年6月~1995年3月先后任芜湖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7年)、研究员(1993年)、所长。1995年4月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曾任股份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股市导报》总编辑,2000年12月起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05年11月起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成员。近年获奖项目及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政府1996~1997年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招标课题三等奖、广州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舒扬: 男,四川邛箂人,祖籍重庆市,中共党员,硕士。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教授,主持全面工作。1986年西南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 位)。1986年至1988年在西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88年3月至2005年11月在合并前后的广州大学工 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党委常委。2005年11月起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教授。近年获奖项目及荣誉称号:中国高等职业 教育论文一等奖,广东省青年优秀社会科研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学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州市科技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 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优秀法学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首届十 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并在1999年获得中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涂成林: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智库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获国家特别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市杰出专家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