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主要由五个专题组成。专题一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关注技术批判与媒介文化。专题二“空间人文学”部分,既有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代表学者博登海默理论的编译,对人文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学术告别演讲的评述,又有对空间人文学研究范式的阐释,还有通过吴江的桥的个案研究对空间人文学的反思,可谓对从人文学角度进行空间研究的及时回应。主题三“文化社会学”部分探讨了西方社会学的文化转向,并介绍性地梳理了美国文化社会学以及艺术社会学“法国学派”研究状况。专题四围绕视觉艺术和视觉性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对“凝视”“第四堵墙”“画框”“极少主义”等术语和批判范式进行辨析。专题五“影视文化批评”,关注反乌托邦电影、科幻电彰、微电影和恐怖电影的编码与审美生产。
周宪: 1954年出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化研究、美学和文艺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视觉文化的转向》《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审美现代性批判》等。
陶东风: 男,1959年生于浙江。1 9 9 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化研究》丛刊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已经出版的相关专著包括《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文学史哲学》、《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从超迈到随俗— 庄子与中国美学》、《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等,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翻译《文化研究导论》等,发表学术论文约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