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审议通过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进入2008年后,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事件纷至沓来,并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开放型经济发展也受到挫折。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以后,世界经济出现回升的迹象,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的压力增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的世界经济形势,本研究的任务是考察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出现的新特点,回答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未来是否还存在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分析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和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挑战对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影响,探讨我国开放型经济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和应对挑战的新策略;总结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各级政府、企业和人民创造的新经验,获取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提出未来我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裴长洪: 1954年5月出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与投资、金融与服务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其博士论文《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于2000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3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等重要报纸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同时在国内外英文期刊发表英文论文十几篇,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原外经贸部、商务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荣誉奖项。199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局长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6年,获得三项国际交流荣誉称号:2000年10月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名誉博士称号,2001年4月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荣誉称号,2001年7月被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帕顿(Paule Patton)授予该州荣誉称号——“肯塔基上校”。2003年2月至2004年9月还曾挂职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法制、外事以及政府金融工作。2005年5月31日为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讲解专题“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多次参加国家重大问题的调研,包括参加起草和讨论修改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参加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领导主持的专家座谈会,参与讨论有关领域的政策问题;还曾为解放军总后勤部、海关总署、保监会、湖南省委、江苏省委、吉林省委、浙江省委、青海省委、广州市委、杭州市委、上海市委等地方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讲解有关经济问题的专题。
彭磊: 彭磊 1977年1月生,经济学博士后。2007年9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以优秀成绩顺利出站,并获得副研究员资格,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与投资方向的研究。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出版《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等专著,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求是》、《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并多次参与国家与部委重大科研课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