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特别是要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有必要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促进城乡文化共享为目标,测算城乡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目标,以此度量文化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空间。单纯追求“文化GDP”支柱产业目标并不足取。 本项研究预设多种假定:至2020年,各中心城市文化教育消费(1)保持“十一五”以来年平均增长,(2)达到支柱产业所需需求增长,(3)实现文化教育消费增长不受积蓄增长“负相关”影响,(4)实现2005~2010年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值比例、人均非文消费占人均收入比重、人均文化教育消费与人均非文消费剩余比例的历年“最佳值”,(5)所在省域实现文化教育消费人均值城乡持平,(6)实现上述三项“最佳比例值”城乡无差距,分别考察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目标距离。 全国中心城市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分析与景气评价结果:2010年,有19个中心城市文化教育消费总量增长超过10%,其中7个中心城市总量增长超过20%;有14个中心城市人均文化教育消费增长超过10%,其中4个中心城市人均增长超过20%。城乡地区无差距理想值横向测评,广州、南京、沈阳为“2010年度城市景气领先”全国前3位;历年各地自身基数值纵向测评,合肥、福州、南京为“2005~2010年城市景气提升”全国前3位;昆明、南京、福州为“2009~2010年城市景气提升”全国前3位。 关键词:中心城市 文教消费 景气评价 供需协调 分析与预测
刘婷: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主要学术方向为文化人类学,代表作《民俗休闲文化论》,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韧性理论视角下的哈尼族异地搬迁与社区重构研究”、西部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面向协调增长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十五”以来分析与“十二五”测算》《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人员组织和撰稿统筹。
王亚南: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文发展研究与评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主要学术贡献有:①1985年首次界定“口承文化”概念,随后完成系统研究,提出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成文史并非文明史起点;②1988年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政亲合一”社会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社会权力观念;③1996年开始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提出“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论述,概括出中心城市以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④1999年提出“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国内民族平等组成的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国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论点,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统一国民共同体论”;⑤2006年以来致力于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体系研创,相继主编撰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年起)、《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3年起)、《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2015年起)、《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2016年起)、《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年起)、《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报告》(2018年起),2019年起新增《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检测报告》《中国社会建设均衡发展检测报告》。
赵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处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和文化产业,合著出版《经典阅读与现代生活》。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以国家统计标准分析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效》《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文稿统改。
祁述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获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博士学位。1995~2000年在原国家体改委所属中国改革报社、中国改革杂志社工作。先后任《中国改革报》总编助理、《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等。2000年调入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访问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聘为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化问题、文化政策、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旅游业等研究。参与多项国家文化政策法律法规文件研究和起草。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承担中央和国家部委、国家高端智库等委托课题60余项,独著、主编学术著作30余部,先后获得中国文化产业20年学术贡献奖等各种学术荣誉20多项。 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文化发展政策、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承担多项国家、部委等有关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先后被聘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终审顾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等,并被多个地方政府聘请为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出版著作多部。独著和主编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