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经济总体延续弱复苏态势、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贸易低速增长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国内形势,广州围绕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商贸业发展,促进“传统商都”向“现代商都”转型,全市商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广州商贸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06.49亿元,规模连续29年稳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同比增长9.0%,增速在京津沪穗深五大城市中居首位;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55972.8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在京津沪穗深五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内外贸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业态保持快速发展,跨境电商业务规模全国第一,服务贸易发展居试点城市前列;零售业创新转型发展步伐加快,餐饮新业态不断涌现;商贸重大载体建设提速,商贸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商务委、广州商业总会联合组织编撰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皮书系列”并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年编辑出版一册。本书是政府工作人员、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商贸业发展基本情况、特点和趋势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专家学者、业界行家探讨广州商贸业发展、总结经验、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
《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2017)》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总报告、战略篇、专题篇、行业篇、大事记、附录。全书共收录了广州地区和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政府及业界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报告或论文20多篇,共30万字左右。本书从多个视角探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发展战略,多角度展现了2016年广州商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亮点,并在多维度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展望2017年广州商贸业的发展趋势。
本书所指的“商贸业”是现代“大商贸”概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零售商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业,还涵盖了与商品贸易直接相关的产业,包括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物流等,以及新兴的业态业种和贸易方式。
荀振英: 广州商业总会会长,原广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一带一路”国际商会协作联盟筹备组执行组长,高级经济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导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广州商贸业的领军人物,先后获得“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新闻人物”“广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大风云人物”“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中国广州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家”等殊荣。
杨勇: 广州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分管市场规划建设、特种商业管理、外资管理等工作,有深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商业经济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曾牵头起草《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实施意见》,2012年起一直参与编撰《广州蓝皮书·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并任副主编,并多次应邀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委党校、海珠区、黄埔区、从化市、花都区政府等单位作专题报告。
孙保平: 广州商业总会驻会副会长。负责广州商业总会宣传策划和信息工作,会刊《广州商业》主编。曾先后组织编撰《广州——千年商都》丛书、《使命·责任——广州商贸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选编》;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曾策划承办“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高峰论坛”,组织对近30家广州企业调研并撰写了《广州企业社会责任调研报告》,连续5年策划举办广州商业摄影大赛等。
欧开培: 经济学研究员,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商贸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和软科学研究课题多项,主持和参与各级政府委托决策研究课题60多项,出版专著、合著4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近年负责或参加的课题有:《加快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广州市“十五”计划实施中期评估及“十一五”计划编制研究报告》等。
何江: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商贸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流通经济学等。从事经济学研究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省、市各类课题数十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和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张跃国: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法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城市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曾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多次主持或参与中共广州市委全会和党代会报告起草、广州市五年发展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广州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广州市重大规划研究编制,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南沙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研究,以及广州市委和市政府多项重大政策文件制定起草工作。主持开展“老城市新活力的理论内涵和战略策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多项报告获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批示。主编《广州经济发展报告》《广州社会发展报告》等广州系列蓝皮书,多次获评“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在学术期刊发表《从“具体的抽象”到“抽象的具体”——重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变化与结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内涵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成逻辑:“术语的革命”与“集义所生”》等多篇论文,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陈杰: 法学博士(人类学专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人类学、华侨华人。曾在《开放时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广州社会保障发展报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及主要参与过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及相关领域科研课题多项。
杨再高: 男,1966年生,贵州石阡人。经济学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获聘为广东省经济监测分析联席会议经济政策顾问、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主任等。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区域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出版《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发展理论和实践》等著作10部,在《经济地理》《南方经济》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主持和参与课题100多项。曾获中国发展研究奖、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