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政府、学界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但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则属于后发外生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基本上属于“引进来”(西学东渐)。只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才开始逐步“走出去”(东学西渐),这一艰难曲折的历程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加以总结。云南省是亚洲的地理中心,面对的是南亚、东南亚、西亚、大洋洲、南欧、非洲6大区,近25亿人口和110个国家;云南省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改革开放的前沿,其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几乎面临着各种类型、各种情况。研究云南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行动,其实是解剖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鲜活案例,只有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全要素地对外开放。所以,本书不仅可以为学术界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深度研究提供范式,也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支撑。文教搭台、经贸唱戏,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已成为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内外研究还比较丰富,但关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国内外关注的学者还不是特别多,相关研究成果正在增加。本书聚焦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在理性辨析和科学界定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相关核心术语的前提下,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系统解剖了中国云南省及其近邻国家如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而述及中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等核心议题,提出的诸多创新观点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高校、专家的认可。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既关注国家也关注省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专著,也是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多民族地区及其近邻国家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著作,更是第一部全面研究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作品。在云南省加快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倡议西南支柱的时代背景下,该书是推进中国与东盟、南盟等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参考,也是“教育中国梦”的重要智力成果。本书理论扎实、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新颖、观点鲜明、表述严谨、可读性强,可作为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民族学、高等教育学、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的参考用书。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高等教育面向东南亚开放研究”创新团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智库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编委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编辑说明
内容提要
序
后记
冯用军: 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艾瑞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名校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筹)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兼职教授,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在《清华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丁红卫: 副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在《大学教育科学》等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唐滢: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厦门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部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厦门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5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4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