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季奥运会发展报告(2017)》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冬奥会产业影响篇、冬奥会区域影响篇、热点篇和案例篇。本书侧重分析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给主办地及整个区域带来的积极影响;阐述和解读冬奥会热点话题;选取往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对其进行较为详细深入的研究。
总报告对冬奥会进行系统性阐述,从宏观视角展现冬奥会历史、中国冬奥会历程以及中国冬奥会筹办精神。同时对冬奥会的影响特征及京张冬奥会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
冬奥会产业影响篇首先探究冬奥会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带动作用,解读历史上各届冬奥会对举办地的影响,并结合我国运动员发展现状具体展现冬奥会相关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另外,具体分析冬奥会促进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多个因素,如冰雪运动普及、市场需求增加、市场供给提升等。
冬奥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地区长远发展的政策引导,是国家在战略层面深入贴合冬奥会发展理念的体现。从最初架构至具体实施,市场关注度跳跃式提升。相关资本的进入,推动了冬奥会承办地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人才培养以及储备系统完善、当地文化保护与旅游品牌打造力度提升等。
热点篇和案例篇具体阐述北京冬奥会现阶段筹备情况,关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的变化。客观描述韩国冬奥会筹备现状,对其申办历史、准备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以发展的视角审视盐湖城冬奥会与北京夏奥会,系统客观总结其筹办和举办经验,以期为2022冬奥会以及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于洋: (1982 ~ ) ,博士,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海洋文化海洋社会学。
孙承华: 高级工程师,管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忠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冰雪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及项目与产品研发,为各省市及企业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和专业研究报告。主笔编写了《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7)》《中国冬季奥运会发展报告(2017)》《中国冰上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17)》《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8)》。主持编写了《河北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抚顺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辽宁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亚布力冰雪产业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国家冰雪运动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前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多地域气候条件下高效智能造雪机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
伍斌: 万科集团滑雪事业首席战略官兼吉林万科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副董事长。曾任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营运中心高球冰雪部副总经理、吉林北大壶滑雪度假区总经理、河北崇礼多乐美地滑雪度假村总经理、意大利泰尼卡集团中国(北京)公司营销总监、北京雪上飞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长期致力于推动国内滑雪产业发展,对国际国内滑雪产业有深入的研究。主笔编写《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5年度报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6年度报告)》《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6)》,并参与编译《2016全球滑雪市场报告》与《2017全球滑雪市场报告》中文版,同时参与与冬奥会相关的业务。
魏庆华: 资深滑雪场管理专家,现任北京安泰雪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雪众源(北京)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历任亚布力滑雪场副场长、南山滑雪场执行总经理、万龙滑雪场总经理、密苑云顶乐园副总裁等。从事滑雪产业和事业二十五年,参与多家滑雪场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除滑雪场实务工作之外,还参与滑雪场规范和标准编制、滑雪业态研究和重要赛会申办等工作。先后参与编制《GB 19079.6-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参与编写《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5年度报告)》、《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6年度报告)》、《2016全球滑雪市场报告》与《2017全球滑雪市场报告》中文版,主笔编写了《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6)》,全程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张鸿俊: 北京卡宾滑雪体育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黑龙江冰雪产业研究所滑雪场设备运营与管理客座教授,《滑雪去——跟着冠军学滑雪》主编,中国最早最大的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的开拓者、建设者、管理者。在中国滑雪场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曾先后建设、经营、管理北京八达岭滑雪场、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等大型滑雪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造雪系统的技术与设备研发。已成功研发国产人工造雪机,为业内公认的中国滑雪设备技术专家、中国造雪系统专家。主笔编写了《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冰上运动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冬季奥运会发展报告》等“冰雪蓝皮书”系列,同时参与与冬奥会相关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