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结束了GDP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变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并逐步表现为常态化的增长态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手段,中国经济努力提质增效,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书通过一系列理论实践探索,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努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探索新常态”。运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方法,从经济增长、自主创新、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域协调、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全视野对当前和近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努力找到中国特色改革发展创新之路。
李富强: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经济管理。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企业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湘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专著20余部,承担铁道部、科学技术部、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力公司等国家、部级重点课题20余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等期刊上发表数十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张京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主任。
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