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是互联网金融的高级阶段,在过去普惠金融诉求迫切而传统金融服务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在渠道端取得了快速发展,用户规模和用户体验是决定其成败的最重要一环。
2016年,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应用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热门话题。在这一背景下,本书聚焦金融科技的突破与应用,分为总报告、政策理论篇、产业篇、创新篇、基础设施篇、市场篇六大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判2016年度行业热点问题和2017年度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以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伍旭川: 安徽安庆人,经济学博士。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综合部主任,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普惠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等。
孙国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获第三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国际清算银行客座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出版《第一排——中国金融改革的近距离思考》《金钉子:中国金融科技变革新坐标》《金融科技时代的地方金融监管》《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研究》等多部中文专著,由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Reforms in China’s Monetary Policy和Financial Reforms in Modern China等英文专著,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The Handbook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联合主编),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比较》、《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朱烨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EMBA,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新三板企业家委员会首席区块链专家、获得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大领军人物、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年度人物、2016年度中国金融科技创新人物、首届中国创客十大年度人物(2016)、2021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中国上市公司十大创业领袖人物、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大领军人物、2017年度中国金融科技最具影响力人物、2018中国区块链行业十大领军人物、2018中国新经济产业百人等称号。《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领袖导师。自2016年起连续担任《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中国监管科技发展报告》《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执行主编,《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主编,2022年起担任《中国元宇宙发展报告》蓝皮书执行主编。
李扬: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5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研究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济学卷。主编《金融学大辞典》等大型金融工具书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宏观经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