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汉语空间极性词与其他同语的组配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组配中出现的空位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挖掘了空位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释,有效地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认为,空间极性词能否和其他词语组配,受到极性词自身的语义、组配词语的语义和整个结构的结构义的共同制约,部分空间极性间组配前的语义对立关系在与其他语言单位组配后会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组配结构中的各语言单位已经提供了相当充足的语义信息,在汉语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外国学生对词语间语义关系的感知力。
刘甜: 1981 年生,湖北仙桃人,博士,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1998-2005 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2010 年在暨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讲授课程有:初级汉语、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近几年发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和华文师资培训方面的文章数十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
贾益民: 1956年10月16日生,山东省惠民县人,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曾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华侨大学校长,现为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教授、名誉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海外华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华侨华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出版著作20余部,在《哲学研究》《学术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