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蓝皮书。本书由总、分结构构成,包含总报告、区域调查篇及专题篇三个部分。总报告部分是对当前中国传统文化遗存与保护现状所做的整体性把控。区域调查篇则以某一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传统村落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专题篇以11个专题的形式呈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中较为突出且严重的问题。
李向军: 光明日报理论部原主任、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 高级编辑(二级), 历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 中宣部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终评评委,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综合评议组成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中国救灾史、中国人口史及中国当代社会问题。主要学术著作有《清代荒政研究》《中国救灾史》等。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连续多年组织“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 组织撰写和发布《中国智库年度报告》《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为中国当代学术发展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引领与参考。
王晓波: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曾在外交部领事司任职, 参与过“823” 香港人质事件等重大领保事件处理以及国家因公电子护照等项目建设。2016 年起担任太和智库(http://www.taiheglobal.org) 总编辑, 负责智库运营管理、内容把握及全媒体运营。组织实施亚洲青年文明论坛、“太和观天下” 年度全球经济新闻发布会、太和文明论坛等活动。太和智库研究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
王斯敏: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副主任, 光明日报理论部《智库》周刊主编, 主任记者。曾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撰写出版《核心价值观七日谈》等理论专著。致力于智库建设与媒体传播研究, 主持创立并具体负责“光明智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光明日报《智库》周刊工作, 写作、编发大量智库研究文章, 带领团队研创《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等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中国智库年度发展状况与建设路径研究”, 组织开展“中国智库年度影响力‘十大’ 评选” 等活动。
吴灿: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讲师,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村落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世界宗教研究》、《湖南大学学报》、《文史知识》、《创作与评论》、《贵州大学学报》等发表相关文章30多篇, 出版《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 丹青造化》等著作4部(合著)。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湖南省江永县水龙祠壁画研究” (16JZDW014) 子课题,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记住乡愁———湖南传统村落十村十记” (14WTA45) 子课题等多项。参与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 (11&ZD117)、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长江流域民俗文化与艺术遗存” (12391)、湖南省智库专项委托重大课题“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新机遇与新挑战研究” (17ZWA08)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