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7)》是在创新范式从工程化的创新体系迈向有机式的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理论、文化产业观察和发展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年度特色版块,主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创新生态模式、创新生态对文化科技融合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及机理,分析了要素文化均衡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
理论创新版块,分析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在某些国家的文化政策中引发的忽略艺术本质的危机,还探讨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宏观理论、时代意义、认知框架、产业趋势与跨界合作模式。
产业观察版块,探讨了中美电影市场话语权、中国新闻场域与报业变迁、香港创新科技产业、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绩效等问题。
案例研究版块,分析了猪八戒网的运作模式,探讨了艺术产品价格评估方法创新、文化科技融合语境下的青年日常生活、游戏IP改编电影及服饰文化街区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发展政策版块,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取消国家艺术基金会的政策行为,探讨了国家和博物馆政策在维持文化创新事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民族文化认同视阈下法国文化政策嬗变和美国社区文化治理资助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周志民: 教授,中山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大学优秀学者。担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营销科学学报》编委、《品牌管理》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多项课题研究,出版5部专著和教材,发表70余篇中英文论文,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十余项科研奖,获深圳大学MBA优秀教师等十余项教学奖。
黄玉蓉: 艺术学博士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纽约大学艺术与公共政策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文化政策与创客运动。
周建新: 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深圳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文科委员会主任。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等。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重大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省级社科成果奖9项。
李凤亮: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兼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家,深圳市鹏城杰出人才奖获得者。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产业、文明发展,独立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各类著作3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牵头完成政府和企业文化(园区)发展规划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