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莞经济运行整体态势稳中向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三大产业中,农业保持平稳,工业增速回升,服务业较快增长;三大需求中,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强劲,外需回稳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开放型经济加快动力转换,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但经济下行风险较大,企业缺工情况依然存在,而且房地产过热也给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带来了资本短缺的困扰。
2017年,尽管世界经济整体依然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但随着“东莞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东莞市经济运行将整体继续向好,工业发展将会提速,消费水平持续上升,对外贸易整体形势基本稳定。
陈文东: 男,广东东莞人。现任中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9年起, 一直在东莞市委政研室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东莞构建开放型经 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对接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系列重要工作。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群团改革、新兴金融业态、区域合作发展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专题调查研究,并主持起草了相关专题调查报告。
王国雄: 男,广东东莞人。现任东莞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2006 年6 月获中山大学财政学硕士学位。2006 年起一直在东莞市委政研室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十三五” 规划建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十大” 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东莞市重要文件的起草。在重大产业项目供地机制、科研用地管理等方面, 组织开展了不少专题调查研究, 并参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起草。
谭苑芳: 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担任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城市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等。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安全、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学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省市重大、一般社科规划项目10余项,在《宗教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及“全国优秀皮书报告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涂成林: 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广州市政府第三、四、五届决策咨询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城市战略、区域发展、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和省市政府委托项目60余项。获得教育部及广东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项和人才奖项20余项,获得多项“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2017年获“皮书专业化20年致敬人物”称号,2019年获“皮书年会20年致敬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