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No.16”),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年度报告。全书以“新时代下中国旅游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通过两篇主报告和20余篇专题报告,对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并对全球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
2017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但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全球旅游全面增长,增速继续高于GDP,欧洲反“过度旅游”引发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广泛关注。2017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旅游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旅游及相关领域的改革,正在破解困扰旅游发展的一些难题;产业融合趋势在政策推动和产业实践两个层面得到强化;旅游投资热潮涌动,部分领域可能存在投资过度的隐患;一系列新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引导旅游新兴业态实现健康发展;乡村旅游高潮迭起,旅游精准扶贫全面推进;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旅游业仍有较大作用可待发挥;世界性旅游组织、旅游会议和活动的增多,强化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推进旅游发展改革和创新,发挥旅游作为美好生活风向标、社会融合黏结剂、深化改革突破口、对外开放前沿地、区域发展联动机、现代经济创新者、生态文明引领者、现代治理折射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的重要作用,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7年,我国旅游发展高潮迭起,热点频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炼,该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为:十九大报告指引旅游新发展;世界旅游联盟成立引发期待;国家公园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破解城乡二元难题;多因素影响中日韩旅游遇冷;体育旅游共同构筑幸福产业;民宿投资热潮日渐趋于理性;质量事件频发凸显酒店困境;旅游屡屡成为热播综艺主题。
“深化改革”篇围绕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旅游用地政策、旅游PPP以及旅游统计体系改革等进行了分析;“融合创新”篇中,国内青年学者群体围绕旅游小镇建设、旅游与体育、旅游与交通、冰雪旅游、经济型酒店、旅游上市公司发展、民宿投资与经营等产业热点问题所做的跟踪与分析,为观察旅游业态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鲜活素材和专业剖析;有关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以及港澳台旅游的六篇文章,为全面把握旅游市场的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提供翔实数据和客观分析;本年度新增“全球观察”篇,针对全球旅游发展总体趋势、全球50家旅游上市公司、科技进步对旅游的影响以及全球旅游业在人力资本方面面临的挑战等的研究将有助于读者放眼全球、开阔视野。
刘德谦: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北京旅游学会监事长。这些年来除对旅游基础理论有较多的注目外, 对于中国休闲和旅游的发展实务也多有关注。
张广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顾问。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职从事旅游研究。1999年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任主任至2013年,任职期间组织编撰年度中国旅游发展报告(即“旅游绿皮书”)并任主编。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特聘专家,兼任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 英国)、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中国旅游研究》,美国)和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旅游研究季刊》,美国)等国际旅游学术期刊的国际编委与审稿人。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政策、世界旅游与旅馆发展史等。著有《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1997年)、《世界旅馆 旅馆世界》(1991年)和《大旅游 小思考》(2018年)等专著。
何德旭: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课题十余项。出版和发表成果逾二百部(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创新、金融安全、资本市场、公司融资、数字经济。
金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产业政策、国际旅游比较、休闲产业等。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经济管理》《旅游学刊》等发表学术文章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委托课题几十项,《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人,出版《世界旅游产业新格局与中国旅游强国之路》《“一带一路”与黄河旅游》等专著多部。
吴金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首都旅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任中国全聚德集团董事长、中国康辉集团董事长,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正高级经济师,担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政策、文旅产业投融资、都市休闲发展等。出版专著《进军旅游业——中国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研究》《全聚德:始于1864》等,多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旅游期刊、报纸等媒体发表论文多篇。自2013年起任“旅游绿皮书”副主编,曾任“休闲绿皮书”副主编、《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主编。
宋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旅游学刊》《旅游管理》等期刊编委,长期担任“旅游绿皮书”“休闲绿皮书”主编,从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休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和旅游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机构委托课题30余项,先后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在《财贸经济》《旅游学刊》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出版专著译著近20本。
李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税务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大数据协会财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筹划与法律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理论与政策、区域税收政策、数字经济税收及治理、税收信息化、税收风险管控等。编著《税收学》《税务管理新论》《中国区域税收发展报告》《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中国税务操作实务》《中国税务教育发展报告》《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税务建设研究》《会计操作实务》等;在《税务研究》《国际税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数据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通关监管国际比较与规制衔接研究”子课题,“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等多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