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数据支撑、学术支持及政策建议。本书系统构建了以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基础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书通过24643份调查问卷,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发布了2017年全国38个主要城市满意度评价情况及排行榜。选取群众最关心的交通拥堵、共享单车、食品安全监管、传销诈骗现象、房价调控、中小学生课外补习、大众创业政策的社会评价、雾霾治理、户籍制度的社会评价、校园欺凌、机票超售等11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本书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依据,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建议。
罗紫罗兰: 女,湖南衡阳人,公共管理硕士,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咨询师。
钟君: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十三届省政协常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5月,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专家代表,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言。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挂职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等,代表作《马克思靠谱》《治大国若烹小鲜:引领新时代的36个妙喻》《共铸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事求是思想发展史论纲》《公共服务蓝皮书》《社会之霾——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逻辑与现实》《融变鼎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理论透视》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次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参与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组部干部学习教材等权威理论读物,先后担任《思想耀江山》《思想的旅程》《当马克思遇见孔夫子》等电视理论节目主讲嘉宾。
吴正杲: 男,浙江衢州人,华图资本总裁,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北京分会董事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曾担任华图宏阳股份董事副总裁、CFO、总裁办主任、首席政府关系官,华图政信CEO。2015年12月从华图宏阳股份辞职后创立华图资本,专注于教育行业投资。
邓纯东: 男,1957年10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编审,硕士研究生。1974年12月—1978年12月,解放军87467部队文书;1978年12月—1979年9月,解放军86215部队分队长。1979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1983年9月入该系攻读党史党建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1988年8月起任中组部党建研究所理论组副组长,1991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正处级调研员,1997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研究室党建组副局级调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研究局副局长。2001年4月—2003年4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局副局长、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挂任2年)。2003年4月—2003年11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局副局长、正局级巡视员、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2003年11月—2006年9月,任广西桂林市委副书记(正厅长级)。2006年9月—2006年11月,任广西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正厅长级)。2006年11月—2007年9年,任广西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正厅长级)。2007年9月—2012年7月,任广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广西自治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副组长(其间,2009年7月—2009年9月,参加中组部第七期公共管理高级班赴美国哈佛大学培训)。2008年1月当选广西自治区政协委员、常委。2008年—2012年,任广西自治区编辑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
李崇富: 男,1943年生,汉族,湖北省鄂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组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评审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81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工作时晋升副研究员;1993年在清华大学晋升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哲学教研室主任、社会科学系副主任、哲学与社会学系副主任。先后工作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清华大学,1997年7月调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副所长、党委书记、所长(至2005年12月)。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时,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法人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理论。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主编之一)、《李崇富选集》、《历史唯物主义与改革开放30年》(主编之一)、《新中国六十年与历史唯物主义》(主编之一)、《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等。
易定宏: 男,1969年7月17日生,湖南邵阳人,博士。现任华图宏阳股份旗下品牌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199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199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94年至2000年任教于广东商学院。2005年2010年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创立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涉足图书出版、教育培训、政府服务等行业,逐步发展壮大。2010年至今,任长江商学院EMBA、MBA导师。
侯惠勤: 男,1949年2月生于安徽安庆市,原籍广东湛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哲学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学科负责人。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5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大政教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首届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等。2013年12月起任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当代意识形态理论。近年来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新中国意识形念史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课题)、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及教育部专项研究项目多项。多次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五个一”工程入选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
李慎明: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河南温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等。1970年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研究生学历。1978年任《解放军报》记者。198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王震同志处秘书。1994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9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王震传》(合著,上、下册)等。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国际战略。主要著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等数十部。
刘志昌: 湖南临湘人,政治学博士,副研究员,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基本方略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公共服务、国家和地方治理、社会建设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独立撰写《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变迁与逻辑》《国家治理与公共服务现代化》等4部著作,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统计与决策》等报刊发表论文和向政府部门提交对策咨询报告50余篇。
刘须宽: 江苏泗阳人,法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伦理、公共服务与社会建设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柏拉图伦理思想研究》等5本专著,合作主编10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研究课题10多项,在商务部、国贸中心组等单位举行宣讲、讲座50余场次,多次参与政府部门专项决策研究。
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辛向阳: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出版个人专著20部,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报刊上发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0余项,先后获得过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