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金融研究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政策的出现而兴起的,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联合发布,结合中国文化金融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对中国2017年度文化金融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报告共分为总报告、工具篇、行业篇和专题篇四个部分。
总报告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集中了课题组对文化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本报告先就2017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文化金融未来发展中需要突破的三大领域,以及与文化金融相关的三大战略性重大命题回顾,最后提出了关于文化金融研究的几点建议,包括:坚持文化金融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坚持基础研究与关注产业热点相结合,坚持中国实际与国际视野相结合。
本报告的工具篇从债权、股权和风险管理三个角度总结分析了2017年文化金融发展状况。报告的行业篇对电影、艺术品、版权、传媒、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文化金融发展进行了分析,奠定了从产业视角研究文化金融的基础,有助于文化产业研究者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本报告的专题篇则深入探讨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
刘德良: 北京新元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元智库和新元资本创办人,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约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特约专家、文化金融50人论坛创始成员等。参与国家“十三五”文化体制改革规划等多项政策制定和评审,主编出版《中国文化投资报告》两部。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产业、旅游业、数字经济等。
陈能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经济师,副研究员,深圳市版权服务中心研究部主任,研究领域为版权经济、数字创意产业、国际经济。
金巍: 文化金融与文化经济学者。现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特聘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关村华夏经济学研究发展基金会监事、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中央文化企业国资预算评审专家、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化智库联盟常务理事、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外部董事等,以及多个政府智库的专家和文化金融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经济学、文化金融、产业金融、金融科技等。出版有《数字文化经济浪潮》(2022年)、《文化金融学》(2021年)、《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资本力量》(2021年)等著作。
杨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与律师资格证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金融与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科技、支付清算等。长期从事金融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交叉研究。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主编出版了一系列重要报告与著作,主持众多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长期参与内报的写作并向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积极面向行业和公众分析热点问题。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课题一等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优秀论文等各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