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择了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2015年城市管理水平评价。报告以这36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完备的指标体系,全书采用统一的研究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件上,遵循了数量性、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时间性、客观性等原则。
王强: 北京城市学院研究部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理、城市旅游休闲管理。
胡勇慧: 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
胡雅芬: 管理学博士,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城市管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出版“城市管理蓝皮书”、《首都城市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实践》、《首都城乡接合部环境治理研究》、《新时期首都环境管理机制创新研究报告(2016)》、《我国高校出版产业市场绩效研究——基于SCP范式》等多部著作。近年来,主持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决策咨询项目2项,主持研究省部级政府委托项目8项,参与省部级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刘承水: 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助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政协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统筹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城科会常务理事、城专会副主任。撰写《城市概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等多部著作。主持研究“首都城市环境建设评价及指数研究”“中国大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与研究”等多项重大课题。就城乡接合部治理,首提云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新突破,涵盖“双网覆盖 双轮驱动”内涵。《试论企业竞争战略之核心竞争力》获中国科协组织“百佳中华创新成果”特别荣誉奖,课题“首都城市环境建设评价及指数研究”获北京市优秀等级,“社会舆情焦点聚焦及应对策略研究”获北京市社会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北京调研》上刊发《关于破解垃圾分类居民普遍参与“瓶颈”的建议》等。
冀文彦: 管理学博士,北京城市学院老师。现任北京城市学院科研部门党支部书记,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孪生与未来城市专委会秘书长助理。出版《城市管理蓝皮书》《首都城市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实践》《首都城乡接合部环境治理研究》《冲突与危机管理》《服务经济学》等多部著作。近年来,主持、执行、负责或参与省部级重大、重点或一般项目10余项,主持或参与横向项目若干,在各级各类期刊或纸媒发表文章30余篇。
周秀玲: 理学博士,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城市学院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机器学习及其在图像处理和智慧城市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4项,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10多项。累计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