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这一主题,系统梳理研究了2017年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对2018年河南进入新阶段之后的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全省18个省辖市2017年信用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城市信用建设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新涛: 男,1981年9月出生,河南洛阳人,硕士学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综合发展。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研究项目30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百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多项,主持起草的多项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李建华: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城市经济。
王建国: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原文化名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获得者,河南省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国土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委宣讲团成员。先后主持和参与承担完成各类课题15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独立发表文章150余篇,主编、合著及参与撰写出版专著20多部;先后获各种优秀成果奖30余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9项;先后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纲要》《中原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的起草工作;主持承担50多项厅市县“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有10多项研究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王承哲: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州学刊》主编。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致力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主讲报告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主持起草河南省委、省政府《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河南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等多份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