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聚焦2017年四川决胜文化小康的创新实践。分析文化小康的基本内涵、重要功能,文化小康发展的战略地位和路径;总结四川文化小康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成就;分析供给侧改革、城镇化、融合发展、文化扶贫、“互联网+”等一系列措施为四川迈向文化小康打下的坚实基础。
● 本书追踪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前沿。分析四川出版振兴,四川媒体融合发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四川文化众筹,四川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四川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川剧振兴与转型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四川文化产业“走出去”,四川音乐产业,四川中医药文化产业,四川博物馆业,四川羌族传统音乐,川西传统村落旅游消费,达州、攀枝花、雅安等地的文化产业。
● 新时代、新作为,四川文化产业开启新征程:构建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机制;建立富有效率的文化创新体系;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挖掘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产业;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向宝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产业。在《新华文摘》《学术月刊》《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有《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四川省文学奖,四川省文艺评论一等奖、二等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等。
张立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在西南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学院任教。近年来重点研究新闻宣传、媒体竞争、文化产业。有独立专著5部、学术论文200余篇。两次获中国新闻奖论文二等奖,六次获四川新闻奖论文一等奖,五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彭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学、新媒体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人民日报》《社会科学研究》《中华文化论坛》《当代传播》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