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发展报告(2018)》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会同本省公检法司的研究人员及相关学者共同撰写。
本书共分总报告、法治透视篇、法治改革篇、法治规范篇、热点案例篇五个部分。总报告,研究了河南法治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河南2017年来法治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主要问题的建议,并对2018年河南法治建设的趋势和重点进行了展望。法治透视篇主要是对“金融调解机制”“银行业依法收贷”“慈善信托立法与实践”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析。法治改革篇主要是对“河南发展农业保险”“基层央行行政执法指标评估”“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行解读。法治规范篇主要是探讨了“河南银行业监管”“金融广告监管”“校园网络借贷”等几个金融实践中亟待规范的问题。热点案例篇中《2017年河南十大法治热点》是每年的常规题目,其他三篇分别是2017年河南法院民事、刑事、行政案例分析报告,这些真实的案例及对其进行的法理分析不仅反映了2017年河南法院在民事审判、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智慧,同时也让读者更了解司法审判,更相信司法权威,更拥护司法公信力。
周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 研究员, 河南省科技文化研究 会常务理事、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决策咨询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经济、 区 域经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 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河南省发展研究奖 (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 中国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 励 20 多项, 其中省级一等奖 5 项; 先后发表论著 100 多篇 (部) , 完成包括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 标课题和河南省政府责任目标课题等重大研究项目 150 多项; 承担完成河南 省委、 省政府领导交办的重大调研课题 30 多项, 有多项研究成果提交省委、 省政府后得到省领导的批示并被省委、 省政府决策时采纳, 产生了良好的经 济与社会效益。
张林海: 男,河南巩义人,南开大学法律本科毕业,武汉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会员,河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郑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人民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团委员。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的作品有《法治的衡量与实现》《法治河南热点问题研究》《平安河南建设研究》《河南法治蓝皮书》《中原崛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南实践研究》等,其中,获河南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奖项3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主要从事经济法方向和区域法治建设方面研究。
王运慧: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民商法学硕士。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法学会理事、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民商法学、区域法治建设研究。独立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著作10余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或独自撰写的对策建议多次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肯定;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以上奖励2项。
李宏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河南)协同创新基地办公室执行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共郑州市委专家咨询委员,郑州市政府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郑州市政法委专家咨询委员,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专家咨询委员,中共孟津县委专家咨询委员、法律顾问,中共登封市委法律顾问,河南省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破产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港区法律政策研究会副会长,金融法学研究会、综合治理研究会、立法研究会、河南省法律咨询协会、河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公司法学、破产法学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务研究。在《中州学刊》《人民论坛》《金融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期刊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完成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获得多项省部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