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调整和变革,我国的改革发展又站在一个新起点上,需要加快从低成本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内生增长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型,其核心是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型。“两型社会”建设既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加快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据此,本报告主题定为:“两型社会”建设与转型创新发展。 总报告:在深刻分析世情国情复杂变化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长株潭城市群应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以两化融合为重大创新动力源,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并对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信息化与城市化的全面融合以及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转型创新路径作了新的探索,最后,总结了2011年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纵深推进成效,概述了2012年综合配套改革应把握的重点领域。 综合篇:着重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增长动力、绿色带动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知识创新环境、实施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增强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创新城市管理、破解长株潭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专题篇:着重根据转型创新发展的要求,对创新产业形态加快服务制造业的崛起、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良性互动、依靠科学技术加速区域现代农业建设、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坚持低碳标准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各类创新型人才集聚高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基地以及发挥先导区域试点、示范效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2011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大事记等作为附录编入本卷。
史永铭: 男,湖南长沙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主持承担国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0余部,在国家和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及被政府部门采纳实施的研究报告200多篇。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湖南产业竞争力研究》、《企业发展战略》、《长株潭经济区发展研究》等。
胡亚文: 女,湖南衡阳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及政府委托研究项目30余项,参加撰写、编辑的著作10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管理方式创新研究》、《长株潭暨“一点一线”地区在中部崛起中的定位和战略研究》等。
张萍: 1928年生于河北省藁城县(现为石家庄市的区)屯头村。河北省藁城市人,1949年8月于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结业南下工作。先后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团主席、湖南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等。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首倡者,提出多个具有多层面决策意义的成果,均已得到历史的检验。2013年6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达83万字的《张萍经济文选》,汇聚了这些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重要成果。获省部级和国家级多项奖励。
湛中维: 男,湖南汩罗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区域规划。主持和参加省部级课题及政府部门委托研究项目20余项,参加撰写、编辑的著作8部,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及被政府部门采纳实施的研究报告有20余篇。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新阶段长株潭一体化目标选择及发展路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