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盟国家的文化发展一如往年,统一性与差异性并存。统一性是指东盟各国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文化规划和政策,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将建构民族文化置于国家文化发展的本位,同时加强东盟各国之间,以及与中国、韩国等国家的文化交流。差异性是指各国经济、宗教、民族、社会等基本国情千差万别,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也千变万化。市场经济机制较为成熟的国家,如新加坡,文化市场商业模式成熟,政府角色日益回归幕后。文莱文化发展则显示出日益年轻化和商业化趋势,强调伊斯兰文化特色。泰国强调佛教和王室作为泰国民族文化内核的地位。菲律宾则是引入“文化绘图”等方式来寻求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缅甸、老挝、柬埔寨文化的长期主题词,蒲甘申遗、震后佛塔修复、柏威夏和高盖遗址保护、吴哥窟修复等都有难度大、周期长的特点,因而引入外部技术和资金支持难以避免。
林丽: 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越南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盟区域、越南语言文化。
刘志强: 博士,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越南文史、东南亚文史,兼任四川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等客座教授。个人代表作有《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谈笑: 博士,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来文学文化。个人代表作有《文化视阈中的马来班顿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蒙霖: 博士,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越南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越南汉诗。
李婉珺: 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马来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史、马来语国家区域与国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