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课题组主编的2021~2022年度研究报告(文化遗产蓝皮书),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来自全国多个遗产地的一线保护管理人员共同撰写。
报告主要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监测机构编写的110份《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1年度监测年度报告》为依据,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特色遗产篇、附录五大板块构成,共计14篇文章。第一板块为总报告,含1篇文章,为整个报告的核心研究成果,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总体特点以及面临的若干挑战,提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对策建议。第二板块为分报告,由5篇报告组成,这部分基于丰富、翔实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横纵向对比,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承诺履行、机构与能力建设、遗产保存、遗产影响因素、遗产工程项目与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详细状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第三板块为专题篇,包括2篇报告,分别分析了2021年国际、国内影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或热点事件,以及本年度社会公众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现象表达的各项态度。第四板块为特色遗产篇,含6篇报告,阐述了2021年度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者对不同类型遗产的保护管理实践。第五板块为附录,含9张反映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主要保护管理工作数据的图纸。
报告认为,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下,本年度国家以及多个相关行业的“十四五”专项规划向世界文化遗产倾斜,有力促进了遗产保护和地区发展进一步融合,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继续保持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绝大多数申遗承诺履行正常;机构与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新颁布52项与遗产保护管理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遗产保护经费总额回升,各遗产地之间的经费差异整体趋向平衡,培训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近四成;遗产本体保存状况稳定并向好发展,绝大部分总体格局、遗产使用功能、遗产要素未变化或发生了正面变化,病害发生率有所下降;负面影响因素总体控制较好,七成遗产地的游客量出现回升,采用预约方式管理游客的遗产地有所增加,存在日游客量超载现象的遗产地小幅下降;遗产工程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总体效果较好,遗产地监测平台对保护管理的作用日益显现,各类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长。
报告同时指出,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国际方面,申报世界遗产程序的复杂化、《世界遗产公约》履约要求的严格化,以及国际政治格局一直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各国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国内方面,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建设压力对遗产本体及环境保存的威胁一直存在,机构改革使部分遗产地的组织协调效率有所降低,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依旧不够充分,国际话语权仍有待提升等。报告提出,下阶段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要不断强化和凸显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统筹与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方联动与资源共享,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加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能力建设步伐,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遗产监测预警效能,不断加强保护管理力量,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研究,深入挖掘和科学阐释遗产价值,创新合理利用方式,推动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要整合遗产资源,构建国家叙事,展示现代中国。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培育联合申遗项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六三: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罗斯福大学硕士,高级职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文旅融合研究与实践、文物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与管理实践;担任国家重大专项“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贝叶经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主持应县木塔保护修复项目技术支持工作;主持援助柬埔寨王宫遗址修复保护项目;主持援助尼泊尔九层神庙修复保护展示利用项目;主持筹建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
赵云: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主要研究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等专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2014年度报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等论文,《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文本,《大运河》《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遗文本及保护管理规划。获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7项,专利3项,国家文物局个人嘉奖1次。
燕海鸣: 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秘书处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世界遗产、遗产与中国社会。重点承担海上丝绸之路、二里头遗址、关圣文化史迹等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与申报,以及哈尼梯田、大运河等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与价值传播研究。主持中国文化财产研究院与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的培训与学术合作项目,主持编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手册》系列教材。
沈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古建筑保护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主持北京房山云居寺重建、天水伏羲庙保护等多项文物保护设计,以及应县木塔、泉州开元寺等多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保护规划,参与大运河、哈尼梯田、左江花山岩画、海上丝绸之路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宣南鸿雪图志》《东华图志》《中国美术史》《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北京》《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等多部学术专著编写工作。
许言: 研究馆员,《中国文化遗产》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文物建筑修复。主持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修复项目、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等多项中国援外工程,主持或参与泉州洛阳桥、泉州天后宫、漳州江东桥、漳州石坊、莆田三清殿、华安二宜楼、都江堰二王庙、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南禅寺、内蒙古辽中京塔、克孜尔千佛洞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主要研究成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成果集:2017—2019》《茶胶寺庙山五塔保护工程研究报告》《宝梵寺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报告》等专著,《援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实录》《柬埔寨吴哥大型建筑遗址:崩密列初探》《从茶胶寺修复看援外工程的意义》等论文。
李黎: 博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岩土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负责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石窟寺岩体稳定性预测与加固技术研究”、2021年“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负责“‘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世界文化遗产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科技保护、川渝石窟保护专项、古代建筑遗址材料研究等重要文物的科技保护和行业规划的编制。在文物保护理论、劣化机理、监测预警、保护材料研发及应用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4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石窟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李向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专家、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 要研究领域:古建筑保护修缮、革命文物保护研究、长城保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主持九门口长城一片石保护工程、五女山山城保护工程、鄂豫皖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战略规划、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保护规划、深圳改革开放重要史迹保护利用战略规划、抗美援朝文物调查与评估、山西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检查与评估、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及遴选的技术审核等多项文物保护研究项目,主要著作有《义县奉国寺》《辽宁省燕秦汉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