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产业振兴篇、人才振兴篇、文化振兴篇、生态振兴篇、组织振兴篇和案例篇七部分,以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索以及围绕“五大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具体实践和特色案例为主要内容。
总报告对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进行了系统阐述,探索形成了“压实责任,紧扣要害”的粮食安全保障路径、“深化机制,紧盯落实”的巩固拓展衔接路径、“夯实产业,紧推改革”的乡村发展路径、“规划引领,紧抓质量”的乡村建设路径和“强化党建,紧促和谐”的乡村治理路径,提出了整合提升粮食全产业链、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和广聚人才固基筑本等对策建议。产业振兴篇从陕西粮食产业、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园区和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粮食产业链、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园区赋能特色产业和加快促进陕南重点帮扶县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建议。人才振兴篇主要从陕西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民数字素养培育两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完善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民数字意识与使用意愿等对策建议。文化振兴篇从陕西农耕文化和数字乡村文化建设两个视角进行回顾性和趋势性研究,提出了政策保障、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和保护开发陕西优秀农耕文化等对策建议。生态振兴篇从陕西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陕南秦巴生态功能区实现共同富裕两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健全产权制度体系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等政策建议。组织振兴篇从陕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和对产业兴旺的重要作用等角度进行研究和反思,提出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要与发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紧密结合的政策建议。案例篇选取陕西在市、县、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包括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路径、乡村农旅融合规划、数字乡村建设、政企合作下的订单农业标准化以及农村集体经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后续帮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全面推进陕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决策参考。
王飞: 管理学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长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公共管理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县城商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获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获国务院研究室优秀调研成果奖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获陕西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并先后在《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理论文章10余篇,撰写的文章多次刊登在国家发改委《中国经贸导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和《陕西工作交流》。其主持完成的系列送阅件《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促消费稳经济系列对策研究》、《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保障粮食安全系列对策建议》和《2022年上半年陕西经济形势分析及稳大盘对策建议》荣获多位中央和省级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
于宁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三农”理论与政策。主持、参与各类课题3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50余篇40余万字。兼任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当代陕西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三农”工作咨询专家、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
程宁博: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蓝皮书编委会主任。长期从事理论研究、政策宣讲、出版管理、社科研究与管理等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文化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陕西省情、新型智库建设与管理等研究深入。多次参与重要书籍编写和重要文件、重要文稿起草工作,多项研究成果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发。
王建康: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区域经济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省级基金项目6项,主持编制省级规划6项、区县发展规划20余项,承担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等招标或委托课题18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和调研报告6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兼任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青联常委、省委理论讲师团特聘专家。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组成员,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