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枢纽性节点城市,是世界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汇集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乎“国之大者”,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引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突破口。

本报告为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智慧成果,探讨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及其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区域协同创新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报告认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前者主要表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京津冀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及产业优化升级;后者则表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为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智慧医疗及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场景,进而助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不论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还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对城市群创新环境与基础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报告不仅探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互动、创新群落、创新资本流空间和创新网络建设的进展与成效,对京津冀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科技成果协同转化、绿色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进展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而且分析了北京、天津和河北科技创新发展及其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看,京津冀城市群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天津为次中心的创新空间格局,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间的差距呈现缩小态势,创新关联越发密切;二是从网络形态看,京津冀城市群形成了以京津为双核心、石保为次中心的创新网络格局,创新网络凝聚力、节点城市创新影响力均呈现持续提高态势;三是从创新流空间看,京津石“三足鼎立”的流空间格局基本形成,节点城市之间的创新关联愈加紧密,创新资本流空间资源分布趋于协调稳定;四是从研发-制造布局看,京津冀城市群形成了研发中介在中心城市集聚、生产制造在外围区域分布的格局;五是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绿色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北京的核心地位明显,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六是京津冀技术合作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津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并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京津冀城市群也面临诸多亟须解决的难题:一是与其他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间互动与联系水平、研发和应用群落集聚水平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创新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二是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创新能力、创新效率、绿色创新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阻碍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进程;三是京津冀城市群高技术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且城市群内部存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差距过大、集聚水平不高、创新合作有待深化等问题;四是北京对津冀的知识创新辐射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升,津冀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有待深化。

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报告提出:一是持续强化京津冀核心城市对腹地城市的创新带动效应,进一步培育创新网络次中心,畅通核心城市到腹地城市的创新要素流动渠道,提升区域创新协同效率;二是加快补齐研发群落发展短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及基础前沿技术攻关,立足中介群落集聚优势,建设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北京科创成果在津冀落地转化率;三是培育新的创新组织形式,打造绿色前沿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是强化北京科技创新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提升津冀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