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对五年规划进行研究并开展年度跟踪评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建构中国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家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针对经济增长与扩大内需、改革开放与激发活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与智能治理、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等领域,全面跟踪“十四五”规划年度实施情况,梳理主要政策措施,分析前沿实践和发展趋势,客观评价进展成效,深入总结经验做法。在分析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借鉴国内外经验,着眼未来寻求超越,提出具有针对性且体现思想性、学理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未来一段时期,要注重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海舰: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长城学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与组织创新、数字经济与转型发展。主持(或共同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含合作)十几部,研究成果(含合作)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入选全国十佳经济读物等。
张友国: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经济系作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减污降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路径与政策、区域协同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政策、经济—能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著作3部,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胡绳青年学术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一等奖、刘诗白经济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著作类)。主要代表作有《中国碳排放效率改善途径及其影响——基于区域和产业视角的分析》《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与政策:溢出-反馈效应的视角》。
李雪松: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政策效应评估、战略规划与产业升级、数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著有《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及经济政策评价》等,主编《发展规划蓝皮书:中国五年规划发展报告》等。发表论文论著200余篇(部)。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等省部级奖项60余项。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