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全国文化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之一,需要高水平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贸易通过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将附着的文化元素、创意理念等传递给海外消费群体,以自愿公平的市场交易潜移默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提升国际社会对产品与服务供给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首都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既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实践重要的市场化、国际化途径,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通过提升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聚集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使更优质、更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成为可能,为文化产业及贸易奠定了核心内容基础。同时,文化贸易是文明阐释与国际传播的高效、智慧方式,文化贸易使北京文化品牌得以开拓国际市场,传统与现代文化得以赓续传承与创新,中西文明得以交融互鉴,易于实现更深入的国际理解和认同,从而增强北京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巩固北京乃至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国际地位。因此,发展文化贸易既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建设目标的有效路径。
2023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收入总额为20638.3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20140.1亿元。北京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为52.69亿元,同比下降12.93%;文化产品进口总额为181.44亿元,同比下降14.07%。北京文化产品进出口仍呈现负增长状态,但下降幅度大幅减小,整体发展回暖,核心文化贸易行业领域发展向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与项目领跑全国。
《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报告(2024)》包括总报告、行业篇、专题篇、比较与借鉴篇,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关注焦点,总报告从整体上观测2023年北京文化贸易发展,总结现状和特点,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下阶段发展提供对策建议。行业篇选取演艺、广播影视、电影、图书版权、动漫、文化旅游、艺术品、创意设计等8个首都文化贸易核心行业进行重点研究。专题篇从不同切入点关切文化贸易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角色和功能,包括整体理论分析与具体议题研究,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切入点对北京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同时,涉及首都文化企业发展水平测度、老字号创新以及游戏产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等。比较与借鉴篇关注作为贸易节点的城市建设在整体发展和重点领域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当前,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发展分化严重,北京文化贸易在全球经济大势下面临“量”与“质”的双重考验。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需求与目标来看,发展首都文化贸易仍需多措并举,充分释放活力,发挥引领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