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政治、国家、民族之“三重认同”研究初探

自1941年党中央在延安成立第一所民族学院以来,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民族院校走过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系统化、合理化、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已拥有民族高等院校十余所,在校生数量十余万人,累计向国家输送人才50多万人,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文化、民族等素质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保障社会秩序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些年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的爱国心和促进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愿望,以所谓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因此,切实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防范和抵御分裂势力的图谋,构筑爱国主义、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牢固思想防线迫在眉睫。

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尚不能较好地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要求。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族群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心理各异,深受民族、家庭和宗教习俗的影响,相对存在着民族宗教互融、民族情感浓厚、思维相对单纯和民族心理封闭等特点。因此,民族院校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切实以“三育人”为中心,针对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指向性和实效性,力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书由包括绪论部分在内的八个章节组成,旨在通过对“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三个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及延伸,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分析成因,并对其发展态势做出前瞻性思考。本书研究认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三重认同”为核心,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基础,以民主观、人权观、政党观、宗教观为延伸,针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加强“十观”教育,打造有实效、起作用、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合理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本书第一章,以“三重认同”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为出发点,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与创新方法。第二、三章,根据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与一般规律。根据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价值取向积极,政治参与欲强,民族心理健康;但由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影响,其认同意识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呈多元、片面、现实和善变的特点。政治认同意识中,政党认同与价值认同基本相符并互为借鉴;人权认同与民主认同意识中,主体参与性增强,其程度受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因素影响较大;他们对国家的概念有着较客观的认识,祖国情感、国家尊严、民族自强思想依然浓厚,对世界公民身份尚存好奇和怀疑;在广泛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前提下,强烈的本民族认同意识,影响着对他民族或他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宗教认同亦有被动性、非自觉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宗教民族性和民族宗教性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对宗教知识和政策的理解深度。基于此,民族院校应正视其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切实开展科学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队伍培训、校园文化、通识课程、心理辅导等形式,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国家和民族的科学认同。故而,在第四至七章中,笔者重点论述了以“三重认同”教育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方法。笔者认为“三重认同”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以此为核心开展科学的“十观”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我们应将“三重认同”教育贯穿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始终,指导并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强“三重认同”教育,可巩固民族院校在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素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自信、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参与、树立民族自尊等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它也将对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国际交流和建设和谐世界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高等院校必将发展壮大,独具创造性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建设者必将从这里产生,我们有信心成就,世界亦有信心等待。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