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5)
生态文明绿皮书已连续出版六个年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而构建可量化、操作性强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正是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2010年,本课题组就在第一部ECI报告中,尝试建构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2010),首次实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量化评价。ECCI 2015,延续了此前五个版本ECCI的整体框架,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四个考察领域入手,基于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以独立公正的学界第三方视角对中国及各省生态文明建设展开全方位的评价分析。随着课题组研究的不断深入,ECCI的理论体系日趋成熟。本报告首度系统阐释了生态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理论,即“一体两用论”。这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自然是包含人类在内、以生态系统形式存在的“体”,环境和资源则是生态系统被人使用而产生的两种基本功用。当下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是人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不当造成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强体善用”,摆正生态之本体地位,强健生态之体,改善资源、环境的使用方式,促进协调发展。国际比较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国际排名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的世界地位严重不符。在111个国家中,中国生态文明指数排名倒数第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与发达国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国家均有较大差距,环境质量尤为落后。中国既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也存在的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均有待提高的共性难题,又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尖锐冲突的个性挑战。借鉴他国经验,走出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将是中国创造历史的最新机遇。具体到省域层面,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差异仍然显著。总体上可划分出六大建设类型,但建设类型有逐渐集中的趋势,地理分布特征也愈发明显。当前,东部沿海借助社会经济发展的雄厚实力,有望走向均衡发展。东北和西南地区遥相呼应,为中国提供了生态安全屏障和环境容量库存。华北、西北和华中等中北部地区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潜力最大的区域,亟待崛起。但需要指出,类型划分只是相对排名的结果,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应立足于自我比较和绝对改善。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环境容量相匹配。当前环境质量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态文明指标,环境下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仍处在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阶段。相关性分析同时显示,ECCI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稳定性。四个建设领域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性最显著的核心变量,构成了把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子。从发展态势来看,全国上下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生态文明建设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2013~2014年中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近半数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进反退,值得高度关注。具体表现在,自然生态系统活力恢复进展缓慢,生态保护隐忧重重;环境污染问题已进入集中爆发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资源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短板。在新常态下,中国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但受制于协调程度低,中国经济发展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仍然巨大,导致了环境恶化,致使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下降。综上,本报告建议,基于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树立生态立国理念已经刻不容缓。生态立国与两型社会建设应相互配合:一方面,要强体固基,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将削减污染物排放与扩大环境容量并重,以改善当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针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环境的治理改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应齐抓并举、全面铺开。此外,还须加强区域间的联动协作,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助力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创造新的世界奇迹。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