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的第五份报告。
2016年的报告由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报告的主题,介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第二部分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第三部分介绍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第四部分介绍了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第五部分的附录提供了中国和国际在能源和二氧化碳方面的最新数据。
2016年的报告主要关注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碳市场以及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总报告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的达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协议的达成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为未来节能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进展、主要排放大国的合作与积极推动、谈判机制和协议内容创新以及中国的积极贡献等是协议得以通过的关键因素。中国在本次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深度参与和适度引领是中国参与并塑造全球治理的又一成功案例。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和减排、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国际环境谈判成果和国际贸易投资谈判的有机配合等是中国在气候变化治理中履约和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内容。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绿色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报告第二章回顾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历程,对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中的资源环境保护部署及其演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十三五”规划的背景和生态文明布局,指出五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十三五”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补齐资源环境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满足感的导向下,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全面的部署,为未来五年资源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的第三章通过进一步发展世界银行的真实储蓄方法,计算了工业行业的自然资本损失。利用中国的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追溯最终消费,重新计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增加值、资本形成、资本存量等相关的要素。最终通过对资本产出弹性进行调整,重新估计了中国工业各行业的生产率。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间,中国主要的工业部门存在着显著的自然资本损失,带来了平均10%的名义增加值损失,对其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在1995~2010年导致了约3%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报告第四章指出未来中国的发展应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提升,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利用、引导居民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有针对性措施,逐步推动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从根本上减少常规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源,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全国统一碳市场。其中,第五章探讨了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第六章以我国188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确定其碳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发展能力和公司治理结构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第七章依据天津市碳交易试点制度要素设置情景,模拟其对全市的经济环境影响,并深入分析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八章运用Theil指数,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人均碳排放水平三种分组方法,基于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全国、区域内和区域间碳排放的差异性及其时序变化。第九章对比了碳交易制度相对于碳税制度的优点,总结了二级市场在碳交易体系中的8个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7个试点碳定价机制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描述了市场机制在减排、碳金融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碳交易体系中影响碳价格的相关因素,得出二级市场是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的核心,应当充分重视。
《报告》的第四部分是低碳技术、新能源与低碳城市的案例研究。其中,第十章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及高精度人口分布数据,对TOD规划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量化研究。第十一章以生态足迹作为衡量可持续性的工具,并将产品生命周期的思想引入生态足迹的计算之中,建立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思想的化学产品生态足迹模型。同时将该模型用于乙炔生态足迹的计算之中,并根据计算结果为乙炔生产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十二章系统综述了日本推进区域生态工业发展的进展,具体包括日本“生态城”项目与“环境都市”(“环境模范都市”与“环境未来都市”)项目,实践中的环境创生理念应用,及其在技术、立法、管理和社会支撑体系等方面成功的经验,重点分析了日本在社会支撑体系与决策支撑模型方面的长处。第十三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趋势。第十四章首先整理我国FTA中的环境条款文本,并与TPP环境章节进行对比,其次分析我国环境产品的贸易状况以及我国这54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最后对环境条款和环境产品贸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第十五章提出几个关于碳排放问题的新观点,并据以得出解决环境二氧化碳气体积累的新思路。第十六章呼吁重视调整、改变、改进长期形成的能源利用理念、利用方式,实现各种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循环利用、系统利用、阶梯利用、全面利用,“让能量动起来”“让热机冷下来”“让排放变资源”。
王波: 法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利兹大学商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利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曾任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客座研究人员,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从事气候变化政策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国际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技术转让政策、中国外交、美国政治与外交、中欧关系等。著有《美国石油政策研究》等专著,在重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社科资助项目“‘行业减排方法’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与合作、履行自主减排承诺的可行性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框架下的技术转让问题及中国的对策研究”等。
薛进军: 经济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院附属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战略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湖北经济学院“楚天学者”,《新加坡经济评论》、《经济科学》(日文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特约编辑,《中国经济研究》(日文版)等杂志编委,以及一些中英日文学术刊物审稿人。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讲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福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教授,日本大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等。近著有China’s Green Low-carbon Development(co-ed.,Springer,2013)、《不平等的增长——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编著,中文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英文版,World Scientific,2013)、《中国的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研究》(日文版,日本评论社;中文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低碳经济学》(编著,中文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英文版,World Scientific,2013)、自2010年起主编《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Energy Policy、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Asian Economic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经济科学》(日文)、《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有英文、日文、中文论文多篇。近期主持和参与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国教育部、挪威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有关中国经济、收入分配、环境经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与能源政策等重大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赵忠秀: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高端智库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贸易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际贸易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担任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顾问。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15年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院士。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成员、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联席理事长、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五届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财政部宏观研究人才库专家、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全球价值链。在《求是》、《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管理世界》、《发展经济学评论》、《中国经济评论》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教材、著作、蓝皮书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美国、挪威等国际合作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戴彦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兼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等。 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环境、能源发展战略以及节能方面的规划和研究,多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
孙永平: 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环境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学者,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入选人员。社会兼职包括“绿色低碳发展智库伙伴”专家库成员、中国“双法”学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理事、中华发展经济学会理事。 在《经济研究》、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经济评论》、《南京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China Economis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软科学、英国繁荣战略基金(SPF)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汉市(第1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教学科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