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导论
在线阅读 收藏

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其已成为缓解政府利益矛盾与冲突的主要手段。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不规定具体用途、由地方政府自主分配,以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为目标的一种转移支付形式。从1995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其已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均衡性转移支付相对作用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其政策实施的效果及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从目前的制度运行效果来看,均衡性转移支付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部分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需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差距随着政府公共支出水平的逐年提高而越发明显。这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日新月异,使得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制度环境也随之不同,制度异化问题也接踵而至。鉴于此,本书基于公平和效率的视角,评估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探寻其制度设计内在的缺陷和问题,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