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海云诗僧“似诗”理论与中国诗禅理论的发展
在线阅读 收藏

尽管自宋明以来诗禅合一的文化趋向越来越明晰,但其基本理论困惑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明清之际,岭南诗坛出现了一个以天然禅师函昰及其弟子澹归今释为核心的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云诗僧集团,与其在诗学理论上的“自寻出路”不无关系。他们提出了“似诗”论,承认了僧诗作为诗歌的普遍性,又注意到了其“依情达性”的独特性。在实践和方法论上则打通曹洞宗行功方法与诗歌兴寄手法,自寻出路,因而有效解决了僧人作诗与“不立文字”宗旨的矛盾。不仅为诗僧的诗歌创作打开了大门,而且使其诗学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儒家诗学的樊篱,从而将我国诗禅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