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三类。国际经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比消费性服务业具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相对更重要的角色。随着服务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各自在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扩大贸易规模和创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在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还应不断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并从体制、机制、金融、财税、土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稳步推进和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王朝阳: 江苏连云港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先后获得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原财贸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财贸经济》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累计完成研究报告百余篇,译著(合译)《国际经济学》《服务业的生产率、创新与知识》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等课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业发展、金融中心建设、服务经济理论与政策等。
姚战琪: 0 姚战琪 男,汉族,1971年生于陕西眉县,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曾在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亚洲国际研究所(HAS)和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服务经济政策和服务开放等领域。近年来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改革》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课题20余项。
何德旭: 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成本研究会会长。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课题十余项。出版和发表成果逾二百部(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创新、金融安全、资本市场、公司融资、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