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高校女性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调整之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开始,短短十几年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当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在学规模已经达到了3647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共计64.51万人,其中,博士生7.44万人,硕士生57.06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高达191.14万人,高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40%,远超过马丁·特罗所提出的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最低标准,我国正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参与高等教育过程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显著标志之一。首先,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女大学生比例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新变化。从2007年至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中“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显示,从普高至博士,各学段女生比例都在上升。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本科阶段,这8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女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2007~2015年分别为:47.36%、48.15%、48.89%、49.68%、50.4%、51.03%、51.78%、52.46%,这表明,当前,大学本科阶段女生已稳占半壁江山。其次,高校规模扩张使教师队伍也得到扩充,女性教师规模增长也非常迅速。1997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总人数84.72万,其中女教师33.1万,占39.05%。2006年,高校教职工总人数达171万,女教师增至75.6万,较10年前净增长42.5万人,增长率高达128.40%。2014年,高校女教职工总数更是高达109.9万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7.05%。由此可见,女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女大学生的界定有别于学界的一般界定,即在高校注册入学和接受教育的女性群体,包括全日制和在职学习两大类。本研究所指的女大学生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中的女性,而不含在职教育和自考学生中的女生。本研究对高校女教师的界定是指在经国家政府部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专门从事教学或者科研工作的专任女性教师,以及兼任或专任学术、行政管理职务的女性。事实上,本研究中的高校女教师包含了女性教师和女性管理者、领导者这两个主要的群体。写作中因行文的方便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高校女教师、女性管理者和领导者也会使用大学女教师、高校知识分子指代,或者直接称女教师。由于本研究包含了两类研究主体和对象,所以将分为两个大部分进行论述,即第一部分着重论述高校女大学生群体,第二部分着重论述高校女教师群体。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