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美、英等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出于应对石油危机、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以及解决能源过度消费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等多种目的,开始越来越重视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各国都从颁布相关法规、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各种形式财税激励机制、加强能源与环保方面的社会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干预措施,来解决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市场失灵”问题,消除其市场进入与融资障碍,从而鼓励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投资,推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与产业的发展。了解这些国家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投融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能源投融资体制,从而实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林勇明: 林勇明 1966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1989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1993年毕业于英国斯旺西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现任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投融资体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学术论文有《美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2008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的世界城市发展问题》(2011年)、《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改革的路径选择》(2012年)、《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纳入法制和市场轨道》(2013年)、《严防房地产风险引发地方债危机》(2014年)、《2017年投资运行及2018年投资展望》(2018年)等。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2项、常规课题2项。其中,《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获得2011年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三等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可持续性研究》获得2014年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