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业态相继出现,这一方面转变了传统的金融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在这一大背景下,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对原有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了客户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新兴互联网企业不断出现,原有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借贷融资和支付清算两个方面,这也对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金融或者互联网从业者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日益严重。与此同时,我国传统金融发展与IT人才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隔离问题,这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对这一人才短缺状况,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采用不同的方式,吸纳和发掘互联网金融领域人才,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培训。例如,阿里巴巴与西安政府合作,建立地方性校企合作基金。百度和腾讯分别建立了百度金融学院和腾讯学院,对不同层级的员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京东通过开展“JDATA算法大赛”的方式,吸收和挖掘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人才。从供给方来看,作为互联网金融人才供给方的国内高校,正逐渐完善自身的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方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纷纷建立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分散化管理,促进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从整个市场来看,互联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企业和人才是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的当下,理解和把握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人才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