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重要优势,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上,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经过诞育、分化和交融,不仅汉族吸收、容纳了大量其他民族的成分,同时,各少数民族也吸收、容纳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成分。这一历史进程壮大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于历史上汉族充实了各少数民族这一议题,学界关注较少,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重大。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谷苞先生(1916-2012)长期深入西北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和研究,他于1989年发表了《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一文,梳理了西北地区的汉族充实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该文对于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我们特在“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篇”专题重发此文,以期深化学界和读者对这一议题的思考。
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而后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以及民族杂居情况和各种原因造成多种多样的移民,从而不断出现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大致有三个方面。(1)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掌握了全国政权或部分汉族聚居区政权的时期,其规模尤为巨大。前者如元朝和清朝时期;后者如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辽、金、西夏时期等。(2)有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融合于少数民族的汉族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移居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也有的是在少数民族长时间掌握了部分汉族聚居区的政权后,当地的汉族融合于掌权的少数民族。(3)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主要出现在北方诸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南方诸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融合;也有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另外,也还有移居中国的外国侨民融合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情况。
关于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上述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文献记载比较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至于第二和第三方面的情况,文献的记载少而零散,还是一个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领域。这篇文章仅就历史上大量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