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R.M.克劳弗德在《我们自己和太平洋》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确信,与中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一样面临太平洋一定会影响他们的未来。”2287136他接着指出:“我们感到太平洋周边环境对我们很重要,但对它的了解却没跟上。”2287136该书作为教科书,旨在将澳大利亚的发展与太平洋地区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与中国和日本的历史联系起来。克劳弗德坚持认为虽然亚太地区对澳大利亚的未来至关重要,但澳大利亚人对该地区不甚了解,学校课程也未能很好地涉及。如今这种观点已成共识,但了不起的是克劳弗德早在1941年就做出了以上评论。
2008年,陆克文总理希望澳大利亚成为“西方社会中对亚洲最了解的国家。”2287138是年4月,新的国家课程委员会成立,拟制定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中小学课程大纲。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为重新思考澳大利亚历史以及将它与本地区的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契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克劳弗德在70年前的想法不谋而合。提议中的课程大纲还会考虑增加澳大利亚与亚洲的接触这一内容。在全国课程审查中的四门课程——英语、历史、数学和科学——历史是争论最激烈的一门。
墨尔本大学历史教授斯图亚特·麦金泰尔负责起草新版全国历史课程大纲。他在“框架报告”(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为初稿征求意见期)中表示,历史教育是“任何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并认为“历史知识是认识别人和自己的根本。”2287139报告显示出新课程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关注讲述在亚洲背景下的澳洲历史。”22871402010年3月,历史课程大纲初稿出炉,但很快大家就发现很难有能力去实现既定目标。除去关于历史与国民特性之间的关系这样较宽泛的辩论,澳大利亚与亚洲有时发生的困难关系令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达成共识变得尤为困难。因此,历史课程成为最后一个实施的修订课程:澳洲首都领地和塔斯马尼亚州于2012年实施,其余地方一直拖到2013年才实行。
莎莉·珀西瓦尔·伍德: 莎莉·珀西瓦尔·伍德(Sally Percival Wood),艾思林柯(Asialink)应用研究和分析部主管,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所荣誉研究员,著作有关万隆会议、20世纪50年代中印外交政策、澳印关系以及西方对华人的文化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