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艺术作品像风暴一般,涤荡我们的心灵,掀开感知之门,用巨大的改变力量,给我们的信念结构带来影响。我们试图记录伟大作品带来的冲击,重造自己受到震撼的信念居所。
——乔治·斯坦纳:《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学常常产生于心灵孤独、忧伤、痛苦、绝望甚至愤怒的时刻,但它本质上是爱、信念和希望的结晶。没有对人类和世界的爱的态度,没有对生活的理想主义热情,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一个冷漠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作家,一个对人类和生活完全丧失爱意和信心的人,也许仍然会有发泄和写作的冲动,也有可能写出颇受市场欢迎的畅销书,但却很难写出真正伟大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无疑是最具爱的情怀和能力的作家,也是最具理想主义精神的作家。面对他者和生活,他的内心充满深沉的忧悲情怀和博大的爱愿精神。他具有“匡正”现实生活和建构理想生活的文化自觉,试图通过写作积极地影响人们的“心魂”和内心生活,教会人们如何有尊严地面对苦难与死亡,如何积极地与世界和他人保持爱的关系。所以,他虽然多以自我的苦难体验为叙写内容,但却超越了个人经验的狭隘性,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关怀,——就像他评价一部作品时所说的那样,通过对“不尽苦难的不尽发问”,“使人的心魂趋向神圣,使人对生命取了崭新的态度,使人崇尚慈爱的理想”。
他像虔诚的“信者”那样探索宗教问题,又像睿智的哲人那样喜好思辨;他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敢于直面沉重、苦难的人生,又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坚定、执著地探索精神生活向上前行的路径;他尊重“传统文学”的经验和成就,却又有突破小说叙事成规的先锋精神,敢于将长篇小说发展为结构复杂的“往事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