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源性疾病负担进行评估,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确定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并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食源性疾病负担确定风险病原;二是提升各国进行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的能力;三是运用食源性疾病负担结果,对食品安全标准实施中的预防、干预和控制措施进行成本-效果评价。但是食源性疾病的症状轻微,仅有少数人会在发病后寻求医疗救助,因此仅有小部分食源性疾病病例在卫生计生部门的报告与官方统计机构中得到有效记录,这是全球各地区的普遍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由受污染食物引发的癌症、肝肾损伤等慢性疾病及其与食品间的归因关系都没有得到有效记录。此外,全球范围内食源性疾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数据存在明显缺失。食源性疾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不仅包括直接的医疗费用,还包括间接的误工费、交通费等经济损失,对此全世界尚无统一的衡量标准。上述种种缺失都给食源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
陆姣: 博士,讲师,澳门科技大学心理医学与社会健康学博士,江南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行为决策与健康管理、饮食行为与健康。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智库成员、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社会优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6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8篇,CSSCI收录5篇且2篇为国家自然基金会管理学部指定期刊,参编著作4部,国际汇报交流的学术报告2篇,参与撰写并获得各级领导批示的咨询报告4篇。
吴林海: 1962年8月出生,汉族,江苏江阴市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双博士后,江苏中青年省科学技术领军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资助对象。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常务理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空间统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长期在无锡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辅助政府领导从事决策研究工作,2012年9月全职调入江南大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食品安全风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