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预警预控是整个社会控制或者说调控机制中最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因为在数千年的传统社会中,在相对缓慢的社会运行速度下,仅依靠反馈控制就足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但在现代快速运行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简单的反馈控制已很难奏效。军事上的打靶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种情况,对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慢速运动目标和快速运动目标、匀速运动目标和非匀速运动目标、线性运动目标和非线性运动目标的射击难度是不一样的。对前者,可以通过简单的瞄准和提前测量计算,对目标实施“反馈控制”;而对后者,就得用装有电脑系统的射击工具对目标实施前馈控制了。对此,人们发明了预警雷达、预警飞机、响尾蛇导弹、巡航式导弹等,这些东西一旦锁定目标,就可以根据目标的变化自动调节自身的运行,始终超前掌控目标变化,直至击中目标。现代社会运行和传统社会相比,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动态、快速、非匀速和非线性运行的特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宏观调控机制,本质上应该是一种预警预控机制。
阎耀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未来与预测科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科协委员,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预测学理论,社会预警、预控与公共危机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和重大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理论研究代表作:《试论社会科学与社会预测》、《试论社会预测主客体的互动反射性原理》、《社会稳定的计量与预警预控系统的构建》、《我国社会预警体系建设的纠结与破解》、《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与社会冲突的前馈控制》。应用研究代表作:“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学界同行专家公认其主要创新性贡献为:首先提出并建立了社会预测学的基础理论(《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最早系统阐述了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理论与方法(《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率先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前馈控制理论(《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开辟了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研究的新方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SH003);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预测学和未来学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