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水平的局限,产生过不同的社会预警理论,如古人就曾根据“天人感应”的理论,进行星象占卜的神秘预警活动。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逐步加深,终于抛弃了“天变示警”等并不灵验的神秘预警理论,并以崭新的科学态度探索新的理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预警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相关理论,这些理论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不科学的;有些虽然是科学的,但是不具有普遍意义;有些既是科学的又具有普遍意义。我们把那些既科学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称为基本原理。换言之,社会预警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社会预警的实践中被证明是科学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它以大量社会预警实践为基础,是对人类长期社会预警实践的带有根本性的或最一般性的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社会预警的基本原理是社会预警活动赖以存在的认识论基础,是认识和掌握社会预警对象的理论根据,人们据此可以推演具体的社会预警方法和建立社会预警的操作系统,从而指导社会预警的实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笔者认为社会预警的基本原理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阎耀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未来与预测科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科协委员,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预测学理论,社会预警、预控与公共危机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和重大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理论研究代表作:《试论社会科学与社会预测》、《试论社会预测主客体的互动反射性原理》、《社会稳定的计量与预警预控系统的构建》、《我国社会预警体系建设的纠结与破解》、《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与社会冲突的前馈控制》。应用研究代表作:“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学界同行专家公认其主要创新性贡献为:首先提出并建立了社会预测学的基础理论(《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最早系统阐述了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理论与方法(《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率先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前馈控制理论(《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开辟了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研究的新方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SH003);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预测学和未来学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