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是面对原因的“事前控制”,是一种“不使事情发生”的思路,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其优点很多,一是可以避免反馈控制的“控前损失”,二是可以避免反馈控制的“时滞”缺陷,三是控制起来比较容易,且控制成本较低。那么,如何对社会稳定实施前馈控制?根据大量的国内外经验,利用预警指标体系对社会稳定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社会失稳进行早期预报,实施前馈控制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借鉴社会学的社会指标理论和方法,尝试建立了一套对社会稳定进行监测评估的预警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我们采集了大量历史数据,对我国1985~2002年的社会稳定状况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模拟预警,以此来印证我们曾经经历的社会过程和本指标体系的效度和信度,以期能够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一种前馈控制工具。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当年能够进行科学的社会预警,并及时进行早期政策调控,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社会危机发生的。
下面,本章将对这项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阎耀军: 中国未来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未来与预测科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科协委员,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预测学理论,社会预警、预控与公共危机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和重大横向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理论研究代表作:《试论社会科学与社会预测》、《试论社会预测主客体的互动反射性原理》、《社会稳定的计量与预警预控系统的构建》、《我国社会预警体系建设的纠结与破解》、《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与社会冲突的前馈控制》。应用研究代表作:“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犯罪预测时空定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学界同行专家公认其主要创新性贡献为:首先提出并建立了社会预测学的基础理论(《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最早系统阐述了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理论与方法(《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率先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的前馈控制理论(《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开辟了社会稳定风险仿真模拟研究的新方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SH003);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预测学和未来学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